1635汉风再起_第一二四章 剪刀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二四章 剪刀差 (第6/7页)

甘蔗收获不错,便想压低价格,赚俺们的黑心钱!”一个农户大声地说道:“俺们不卖给他们了。云阳城的价格肯定比他们高,俺们联系那边的制糖工厂,卖与他们去!”

    “胡记”制糖厂的主事侯广胜冷眼看着面前的一众农户,任凭他们吵闹,根本不为所动。他们若是想将地里的甘蔗卖到云阳城,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说单个农户的甘蔗产量,不足以雇佣一艘船。即使能运到云阳,难道就能多卖两分钱?

    不要忘了,云阳城三家制糖厂的东家,可是在甘蔗收割季到来前,坐在一起,共同制定了今年的收购价格,并且还划分了收购区域。不要小看两分钱的收割价格涨幅,这甘蔗收上来,都是以数十万斤计,涉及的银钱也是千百块。能省下来的,自然都是东家多赚取的利润。

    云阳地区虽然甘蔗产量大,甜分也足,收购价格也比北边建业府低,但他们要将甘蔗榨成砂糖,还要走一大段海路,才能卖给荷兰人和南洋群岛上的土人,由此便多出了不少运费。所以,本地区几家制糖厂东家,便决定压低收购价格,以取得相应的成本优势。

    争吵喧闹了一天,新昌堡的众多甘蔗种植农户,还是以低于去年两分钱的收购价格,将所收获的甘蔗全数卖给了“胡记”制糖厂的收购人员。看着手里获得的银钱,似乎并不比去年多出几块钱,农户们脸上均呈现出一丝无奈和苦涩。

    三三两两的农人们,怀揣着为数不多的汉洲银元,在一个个粮油、布匹、农资门市里不断流连徘徊,琢磨着到底是该给家人新增一件新衣,还是将稍许损坏的农具进行更换,或者多买些米面粮油,割一块rou,让辛苦了大半年的家人改善一下生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