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一五六章 发展的因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六章 发展的因子 (第6/7页)

城市。

    这个时期的部分欧洲城市,比如巴黎、阿姆斯特丹、海牙、以及伦敦,街道两边和中国一样设置有阴沟,但是,每天早晨住户却纷纷将屎尿倒在路边。

    和中国不同,这些屎尿并没有专门的清洁工清理,要等待下雨才被冲到附近河里。

    好在欧洲的部分城市的阴雨天较多,一般一周内肯定会下雨,雨水就是自动的清洁工了。即便如此,粪便哪怕在街边暴露一二天,也会臭不可闻,让人感到肮脏不堪。

    而这种将粪便倒在楼下街道两边的市民,还算是有公德心的。那些住在楼上的很多市民就更夸张,他们不愿意下楼倒屎尿,就直接从二楼阳台往下倒。

    如果当时恰好有人走过,就会被淋全身。

    为此,法国的巴黎曾有过条法令:“任何人不可在阳台上泼洒马桶,违者罚款。”

    只是,这个法令难以实现,就变通为泼洒之前必须大声询问三次,附近是否有人,防止浇人家一头大便。随着巴黎人口越来越多,卫生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街边的阴沟容纳不下这么多屎尿,粪水直接流到街面上,行人只能设法绕行。

    有一种说法是,法国人在十七世纪发明高跟鞋,并不是弥补一些贵族身材矮小。而是,当时很多街道上有粪水,而贵族妇女喜欢穿长裙,行走时很容易弄脏衣服。穿上高跟鞋以后,长裙就不容易拖地碰到粪水,变得干净多了。

    换句话说,高跟鞋最早是用来躲避粪便的。

    而汉洲的城市,不仅有设施良好的污水排放阴沟和管道,而且城市的角落建造了许多公共厕所,并安排了专人进行定时清理。在雨季时期,大量的雨水几乎未曾造成过街道、房屋被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