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三章 印度事(二) (第2/5页)
愤懑,又无可奈何。 而随着马六甲城的丢失,葡属印度几乎就与位于大明附近的蚝镜(今澳门)断绝贸易往来,使得曾经的东方贸易明珠变得暗淡起来。 为了应对荷兰人的侵袭,葡萄牙人除了继续加强巩固印度和锡兰几个重要据点防御外,就是不断地向欧洲本土求援。但里斯本的当权者,却因为要从西班牙人手里争取独立,保有目前的既得利益,集所有力量反抗西班牙人的统治,哪有余力来兼顾这些海外领地。这一切,使得葡属印度变得举步维艰,面对荷兰人咄咄逼人的态势,只能咬牙苦撑。 两年前,葡萄牙驻果阿总督菲利佩·德奥·马斯卡雷接受了望加锡葡萄牙人的建议,派出使者,跟随齐国印度商社船队前往汉洲本土,寻求双方深入合作的可能性。 葡萄牙人的到访,果然获得了汉洲人的积极回应,对于所要求的火炮、火枪、刀剑长矛、甲具,甚至武装商船,汉洲人都毫无顾忌地予以出售。而作为交换,葡萄牙人可以将印度当地的棉花、硝石、靛蓝、胡椒、小豆蔻、rou桂运至汉洲。当然,若是物资价值不足的话,也可以用部分年轻印度女奴来核销双方之间的贸易差额。 虽然葡萄牙人获得了足够的武器装备,但苦于欧洲本土未能派出相应援军,来戍守印度和锡兰等地众多殖民据点。面对荷兰人的攻势,葡萄牙人便需要作出一些取舍,准备放弃部分偏僻而又不那么重要的殖民据点,以集中更多的人力,驻守果阿、达曼、第乌,以及卡利卡特等沿海要地。 “所以,葡萄牙人要将那个柯钦卖给我们印度商社,就是为了转移风险,将荷兰人的战火引到我们头上?”前来此次印度贸易的商社掌柜蒋福宝眨了眨眼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