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二次南征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次南征篇 (第4/7页)

续编》里收集了岳家军中几个幕僚的随军杂记,其中一段记载说岳飞曾自述到过辽国幽州(他误称为黄龙府)城下,看到的城墙像小山一样高。于是邓先生推断:岳飞一生能到幽州城下的唯一机会,只有在他充任敢战士小队长时!因之后的岳飞一生都没能越过卢沟桥…

    这推断似有道理。但有一点:《宋史 岳飞传》本身也来源于岳珂为其先祖所整理的各种资料,如上面的剿匪事迹就出自《鄂王行实编年》。那么请问邓先生:您不信岳珂说的,却信岳珂另一本书里提到的幕僚笔记里的岳飞某次聊天,这是什么道理呢?

    恩,关于岳飞的种种,让后面的具体事例来说话。未来的最后一位大人物登场:两宋最大的矛盾体张浚!作为未来帝**方的一把手,张浚的现状很耐人寻味…

    他中了进士、当了官,是京城里的太常簿。这只是负责国家礼乐制度的太常寺里一小官,没实权,是典型的文官熬资格的地方。

    查《宋史 张浚传》,他这段时间里啥也没干。查《续资治通鉴长编》会发现他很活跃,就在开封保卫战打到最危急时刻里,他都在上蹿下跳。

    当时姚平仲偷营失败,全城人心惶惶,张浚觉得自己必须说话了,他看到了问题最关键点!他说责任都在李纲身上,他太专权了。应引咎辞职!

    专权…这两个字是赵构、岳飞、韩世忠、张俊等等所有南宋上层人物在未来十几年里和张浚共事后,得出的共同心声…

    李纲命解潜驻守威胜军、刘韐驻守辽州、王以宁、折可求、张恩正驻守汾州、范琼驻守南北关。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