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第三卷 朝堂风雨)_分卷阅读6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6 (第4/5页)

胡惟庸谋反案,而不是写个「殊」字,

    被扣上了「歹朱」的罪名;至于帝王名讳,单书一个字不算犯忌,而以大明皇

    帝取名字的生僻度,想触忌的机会基本没有,到了明末特别是末尾那两朝倒是

    出现了避单字讳,不过总体而言,按明人沈德符的话来说:避讳一事,本朝最

    轻。

    当然,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也不是一本书都没禁过,总会有大臣跑过来说

    某某书怎么怎么不好,比如、之类的黄色书籍,士子

    不读圣贤书全抱着这玩意交流,得禁;山东一帮农民跑梁山上求招安,还不是

    看看得,必须禁;明朝皇帝大多耳根子软,禁就禁吧,不过禁得效

    果怎么样不过问,作者和书商也不追责,没多久那书就重新开始刊印,价格还

    涨了,禁书么,多好的噱头,这和大清禁书的时候各种本得面面俱到,抄完

    了本家还得记得把亲友四邻也搜一遍得心思缜密相比,天差地别,不啻云泥。

    在这种开明风气指引下,大明朝中后期的出业呈井喷式发展,有功名的

    没功名的,当官的在野的,要不出几本书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四大名著这

    还是良心作品,其他跟风之作生搬硬套,信口胡诌,什么野史秘闻,神鬼探案

    ,只要有人看就有同类的大批作品出现。

    明朝的写手们很是明白一个道理,读者的要求高于一切,卖得

    好,立马跟风出东、南、北三部游记来,当读者的口味给养刁了的时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