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67章 秦始皇专场 (第1/4页)
与随侯珠同级别的和氏璧被打造成传国玉玺,此后流传千年。 而随侯珠,却从秦始皇以后,便再无下文。 有人猜测,或许是秦始皇太喜欢随侯珠了,于是干脆将它放进了自己的墓里,为自己殉葬,在墓室‘以代膏烛’。 这种说法一度占据主流,很多人愿意相信。 直到今天,随侯珠现世。 这种猜测不攻自破。 真实的历史,大概是另一番模样:秦始皇并没有把随侯珠放进自己的墓室里,它依旧在秦宫中。之后楚霸王项羽攻入咸阳,大肆烧杀劫掠,随侯珠于战乱中,不知被谁得到。 总之,自打秦朝灭亡,直到今天燕正卿亮宝,这期间,随侯珠从未出世。 今日,随侯珠再度出世,不光能开阔观众们的眼界,树立文化自信,为华夏古玩行再增添一分厚重底蕴,还能验证一个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 那就是:随侯珠,究竟是什么? 千百年来,由于没有人见过随侯珠的实物,因此关于它是什么的探讨,争论不休。有人认为,从《准南子》中的‘蛇于江中衔大珠’一句可以看出,随侯珠应当是来自水中的‘珍珠’。 而有人则提出了反对意见,声称珍珠是贝类动物的特殊胶体胶结起来的碳酸钙晶体。每颗珍珠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碳酸钙和百分之四左右的水分,珍珠表面是一层光彩的角质素,水分子多胶含在其中。珍珠就是靠了这水分使其闪亮生辉。晚上没有光亮,珍珠是不可能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