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七十六章 没谈拢 (第3/6页)
不会同意,我们的主管单位是国家,当然不能容许所演奏的作品不拥有一点版权,每一次的演出还要分出去这么一大块!” “那我就没办法了,要我无偿献给国家没有问题,但被用作商业演出就有商业上的需求了。我看这次的合作也就此作罢吧,大不了掏钱请国外的管弦乐队来参与制作!” 听到刘清山如此果决的结论,包启明还没有很明显的态度表示,他的手下人首先就沉不住气了。 他们很清楚这首曲子的重要性,连带价值就更不用说了。 拥有了它的使用权,交响乐团至少能换来源源不绝的出国演出机会。 其实包启明还是抱着老一辈人的固有思维,任何事首先想到的是国家利益,无私奉献一直是这一代人最深刻的做事理念。 但这里面有个前提,人家刘清山可不是体制中人,而《Victory》的被交付使用也绝不会是义务演出。 既然同属于商业行为,需要付出同等的商业支付也就毫无疑问了。 可是以包启明的角度来看待此事,换取个人或集体功绩是与商业利益没多大关系的,双方的最大分歧就是在这个节点上。 如果两方面都死咬住这个纠结点不松口的话,就不再有合作的可能。 这也是当下超大型国有企业不能完全与市场融合的原因,国家交响乐团这样的单位也是如此。 不能让体制下的单位真正走上市场经济,双方间就不可能存在相互妥协。 因为刘清山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