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章 (第2/3页)
了很多招数,但是都没有怎么管用,但是为了村子也算是尽心尽力。 当年,老村长年轻的时候就是队长,当时是公社制度,后来分为了村子就变成了村长。 老村长真的是想过不少的法子,但是都没有形成规模,种地发不了财,甚至是养活不了家人。导致后来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出去了。 甚至连村长的儿子都已经出去了,村长儿子倒是在外边闯出来了一片天地。 最后村子里面的大部分年轻人,中年人都跟着村长他儿子在外边干活。 老村长现在看儿子十分不顺眼,他觉得儿子跟自己抢能干活的人,就是跟自己对着干。 …… 后来国家开始重视农村经济,大量的大学生下乡当村支书,给老村长带来了新的思想。 比如智能手机的使用,大学生村支书真的是给老村长从头教到尾,教了不知道多少遍,终于教会了。 为了让村子里的老人也能挣点钱,而不是仅种那一点点地,所以哪怕是冒着赔钱的风险,老村长还是租下了村子里面大片的山地。 租下了山地就是要给村子里面分红,因为这山地是属于公共财产,虽然分的比较少,仅现在每家每户能分,每年能分到两到三千。 不要觉得每年两三千的分红很少,在农村吃的是自己种的粮食,院子里自己种的菜,两三千块钱够这些老年人吃饭买东西买衣服了,甚至更有节省的人,都能攒下点钱来给孩子们。 更别提这山地上种果树还需要有人帮忙干活,每次干活都是现金结算。 干一天活可能能挣上大几十块钱,这对于农村且附近没有工厂的老年人来说是很难得的挣钱的机会。 当然这租山地的钱全部都是由老村长的儿子资助,比起直接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