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八六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第4/5页)
后来,刘宝第的话,虽然比较露骨了,可是,“清君侧”三个字,始终没有真正出口,只好彼此“意会”。所以,荣禄虽然心惊胆战,总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他以为,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醇王才可能“铤而走险”,现在,朝内北小街那里,对刺客一事,摆出了一副不以为甚的姿态——这,就还没有到“万不得己”嘛。 荣禄是在醇王颁布“密诏”之后,才确定,这个“清君侧”,是要玩儿真的了! 一时之间,震骇莫名,手足无措。 这,不就是识人断事不如人?人家文圻中,可早就欲为之计了! 惭愧!惭愧! 咦,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头…… 自己和恩承、文衡,是一块儿离开太平湖的,太平湖居西,菊儿胡同居中,朝内北小街居东,太平湖、菊儿胡同、朝内北小街,是一条路顺下来的,自己在菊儿胡同又几乎没有做什么停留,因此,文圻中就算比自己抢先一步,到达朝内北小街,也不会快到哪里去,不过前后脚罢了。 他如果是抢着过来“出首”,那么—— “密诏”、“遗诏”,以及“清君侧”的种种具体布置,神机营的种种部署,从头到尾,要花上好一段时间才能够讲清楚——自己讲了这么久,也不过只讲了一半,文圻中有什么可能,片刻之间,就全部交代明白了? 所以—— 文圻中根本不是来“出首”的! 荣禄浑身一个激灵:老天!文圻中根本就是轩亲王的人!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