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八章 黄雀行动和榫卯计划 (第5/6页)
”,并不一定要他负责什么具体的工作,更多的是“上头”对其信用的一种表示——领侍卫内大臣负责皇宫的保安,只有最亲信的大臣,才可能被赋予这个重任。 祺祥政变后,恭王兼领“领侍卫内大臣”,就属于这个性质。 如今,两宫皇太后对关卓凡的“信用”,本应该在当年的恭王之上,却没有兼领“领侍卫内大臣”,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也许,什么问题也不说明,仅仅是两宫皇太后没有想到兼领“领侍卫内大臣”的特殊含义,觉得关卓凡忙不过来。 慈安念不及此,并不奇怪,可是以慈禧的细心和精明—— 也许,当年,两宫皇太后根本不想恭王兼领这个差使,不过迫于形势,不得不作此安排罢了。 垂帘听政之初,恭王势力,笼盖朝野,实在是凌驾两宫皇太后之上的,朝廷上下,进退黜陟,秉承的全都是恭王的意思。 派恭王兼领“领侍卫内大臣”,不是什么真正的“信用”,而是不得不行的虚与委蛇。 恭王跌倒,两宫皇太后不再需要与恭王虚与委蛇了,他的“领侍卫内大臣”,便和“议政王”一起拿掉了。 两宫皇太后没有叫关卓凡兼领“领侍卫内大臣”,难道—— 若说这姐俩儿对关卓凡的“信用”,达不到叫他兼领“领侍卫内大臣”的程度,甚至还不如醇王,似乎并无是理,那么,只剩下以下一种解释了: 再“信”,再“用”,哪怕已经有了肌肤之亲,在她们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