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9、共同之处 (第2/4页)
不太了解当年案件的细节,不然也不会如此生硬地想往当年的旧案上套。 所以凶手这样做的目的应该只有一个他想误导警方,将此案与当年的案件联系起来,以此洗脱嫌疑。 然而却是弄巧成拙,他不了解当年案情的细节,只靠着路线生搬硬套,反倒能让警方更快地排除同一人作案的可能。 对照着当年的旧案看,‘双11案’的凶手智商应该是有的,专业知识也足够。 但从他对旧案细节,所知不多的这一特点上推断,当年旧案发生的时候,这次的凶手年龄应该尚小,只是模糊或大致记得旧案的特点,故而才有了这似是而非的模仿。 由此,肖然推断,凶手的年龄应该比他大上几岁,约莫在二十五岁上下,这也符合凶手的身高特征。 合上手里的档案,肖然躺在小铺上,静静地望着天花板。 当年的旧案,最开始专案组是从失踪报案中查找尸源,一连几天无果后,便加大了寻查力度,两天之后,才有一干某商业学院的师生前来认尸, 经过那些师生的确认,警方这才查清了死者的身份,死者名叫席如香,遇害时年仅二十二岁,是临区某商业学院的大三学生。 因为是大专院校,最后一年要出校实习,当年的席如香便在市区的某个私营企业找了一份会计的工作,并时不时回校去找朋友吃饭什么的。 确认身份的两个星期前,席如香便约好了室友一起聚餐,结果到了约定的时间,席如香却没有赴约。 在哪个年代,手机还是一件奢侈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基本要靠公用电话,席如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