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0 (第2/4页)
唐宋时期,镇江府一带的江面仍是十分宽阔。早在唐朝,大诗人孟浩然便曾感慨,“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 船只在此渡江,风平浪静时还好,一旦遇到坏天气,那就是个船覆人亡的下场。就在绍兴六年,还曾发生过整整一船人,连艄公在内数十人全部葬身江底的惨事。 现下虽然是个风平浪静的好天气,可水性不精的客人落入大江,江心水深,显然也十分危险。当下便有人叫:“救人啊!” 适时救生会还未正式创建,但渡口附近已有类似的专门救助船只。只见岸边一艘小船通体漆作红色,甚是醒目。 铜锣一敲,一个劲装少年翻身掠上船头,竹篙一点,撑着那红船便箭也似地朝落水处去了。 那小红船便是后世救生会船只的前身。平时便在西津渡口附近的岸边停着,专为救济江中落水之人。 只见正午的阳光下,那红船灿亮似火,船头那撑篙的少年也是身手矫捷,皎如玉树。众人看见,都不由暗叫一个好字。 萧家客船上,蓝关雪和谢小蛮看着那小红船顺水而去,瞬息之间便到了众人落水之处。 那劲装少年清叱一声,足下使力,竹篙点水,身子却稳稳不动,那只小红船便即刻在江心打着转儿停在了原地。 这一招唤作千斤坠,这少年竟能在水上使出,显然身怀内力,轻功不凡! 蓝关雪不由微微眯眼。 这时就见那少年将竹篙斜斜探入江中,开始搭救落水的人。可是他救人也不同于一般艄公,他不是一个个慢慢去拉,而是像串葫芦似的,用竹篙去挑人家的衣服。 只要竹篙前头挂住了人,他就使个巧劲,连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