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章 养殖场 (第1/4页)
目前养殖场内,有水獭六十来只。 这东西繁殖快,一窝能生好多个,又皮实,挺好养活的。 紫貂的数目少些,二十来只。 主要是母貂怀孕期太长,一年只生一窝,繁殖力弱。 麝园有成年雄麝十五只,雌麝六只,幼麝十多只。 成年麝都是冬天许世彦带着人,想办法抓来的,幼麝是雌麝到养殖场后繁殖的。 鹿有三十多头,雄鹿十多头,其余是雌鹿和幼鹿。 这些鹿不用说,自然是许世彦用老办法,下药迷晕了抓住,再想办法运到养殖场的。 貉子少一些,这东西捉活的不太容易,许世彦费了不少劲,也就捉回来七八只。 倒也不急,慢慢养着繁育,以后规模就扩大了。 经过这两年的摸索研究,许世彦对这些经济类动物的养殖已经得心应手。 从饲料配比,到疾病防治,再到繁育配种,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养殖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当中。 养殖场这边,是黄胜利、冯超、孙晓锋几个轮流值班,另外雇了几个盲流子来干活。 所谓的盲流子,可不是流氓。而是东北地区,从六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某类特殊人群。 东北三省地处山海关外,素来被称为关外或关东,而山东、河北等地,被称为关里或关内。 关里人口密集、土地少,而关外人口稀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自清末以来,每逢灾年,关内百姓很多人都背井离乡,来到关外混口饭吃,这也就是闯关东的由来。 旧社会时期,闯关东的人过来,最初都是给地主扛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