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4章来使 (第4/6页)
。 在这个上面,他比温彦博可要坚定多了。 实际上,到了此时,他对门阀的姿态也就显示了出来,既然人才多出门阀,那就没必要在门阀不门阀的事情上过于纠结,一些大族豪门必须拉拢。 事实上,他也没那个资本,跟这些门阀大族们来个真正的较量,那样一来,除了让大家都碰的头破血流,增加动乱的可能性之外,没有任何的好处可言。 安抚晋阳族群,算是牛刀小试,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还要面对更多的族类,这样的认知,会帮助他比较顺利的一直走下去。 对于这一点,他是不会怀疑的。 因为当年……甚至可以说是在草原上,他就已经差不多明白,大隋的天下,是门阀的天下了。 而经过这些年的经历,他对门阀的认知则更加的明确。 甚至于,他自己虽然对门阀子弟有所反感,可他也同样认为,没必要让这些成百上千年的族群成批的消失…… 等到他成为并代两州的主人,他的这个想法则更加深入了一些,有力的平衡,和一些必要的制度,让这些大族自己渐渐衰败,甚至于分裂开来,才是最好的办法。 而隋末乱世,其实正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旧有的大族豪门纷纷遭受重创,新的门阀却还没有在废墟上崛起,于是,门阀大族的末日已经露出了端倪。 像哲人,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上位者一样思考问题,并不是李破的风格。 可随着地位的变化,这些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