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_第344章 不愧是被古人写诗赞叹的美味啊!鱼鲊的批量做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4章 不愧是被古人写诗赞叹的美味啊!鱼鲊的批量做法! (第1/9页)

    楼上包房里。

    等陈燕把所有人的银丝鲊汤全都盛好后,大家这才端起碗,用小勺子舀起一小勺送进嘴里。

    然后,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味道,这口感,不愧是银丝鲊汤啊!”

    “一口下去,仿佛回到了古代那些文人雅士的宴席上。”

    “也难怪唐宋那些大家不断的写诗赞美呢。”

    “这鲜美的滋味,确实值得写诗写文章赞叹。”

    “尝了这口汤,总算明白孙月娥为什么会抱怨了,这里面头发丝儿一样的鱼丝得一刀一刀切出来,得多费劲啊。”

    “这家店的老板真是好手艺!”

    “……”

    赞叹声不绝于耳,大家又品尝两口,话题从银丝鲊汤转到了鲊上。

    任崇墨说道:

    “唐朝时候,鲊是王公贵族享用的美食,当时的文人只有参加那些高门大户的宴席才能品尝到,诗句中多见奉承;宋朝就成了文人雅士的专享,多用鲊来形容心情,到了元明年代,成了落魄书生的专享,可见美食一直是自上而下发展的。”

    耿立山一针见血的点评道:

    “王公贵族都是暂时的,文人雅士也逃不过时局动荡,只有流落到民间,美食才能得以流传。”

    许教授问道:

    “立山先生是美食大家,这道鲊汤确实是失传餐品吗?”

    耿立山尝了口汤,点头说道:

    “银丝鲊汤确实已经失传,这道汤需要用高汤烹制,光这一点就限制了在民间的发展。不过鲊现在还是有的。”

    见大家有些疑惑,耿立山给大家介绍了一下现今还保留鲊类食材的地方。

    基本上两湖两广以及云贵川地区,都有用鲊保存食材的传统。

    不过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