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3 (第2/4页)
走在机场通道里,那里守着十几位媒体记者,长枪短炮,一见了朱子墨他们,就开始疯狂的拍照,然后这些记者都语速很快的提问道—— “朱导演,请问你知不知道,因为有两部同性恋影片入围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美国爆发了好几次反同性恋的游行示威?” “朱导演,请问你是同性恋吗?你的男朋友是谁?” “朱导演,你对自己的电影获得七项提名有什么感想?是不是非常惊喜?” “请问你看了了么?觉得和你的电影比,哪一部更出色?” “沈,你和朱导演向来形影不离,是不是你们的关系非比寻常?” “朱导演,你的着装品位一直在时尚界享有盛誉,请问这是不是代表着,你的性向与众不同?” 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总结起来,全部都跟“同性恋”这个敏感词有关。 其实也很正常,他和李琼导演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这个题材,两部经典影片叠加,引发的轰动是几何倍数,可与此同时,带来的负面效果也是几何倍数,被这样追问早有预料。 前面说过,两部经典同性恋影片接连上映,让欧美各个地区都爆发了同性恋大游行活动,争取自身权益,他们都竖着写满了标语的招示牌,或者直接在身上、脸上画标语,身着鲜艳古怪的服装,少的有数百人,多的有数万人,声势十分浩大。 可去街上游行的绝对不止这些受益的同性恋者。 还有一些,是反同性恋的人在游行。 那些人甚至将朱子墨和李琼,还有参与拍摄的几位主要演员,全部称为撒旦、魔鬼,有些更加偏激的人,还在招示牌上用鲜红色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