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元芳开始_第一千零九十章 一叶扁舟,平息大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九十章 一叶扁舟,平息大战 (第5/6页)

以战逼和。”

    如果来者是李天宠乃至胡宗宪,汪直都不会承认,但面对这位,他张了张嘴,竟是不敢否认,以一种故作轻松的语气道:“明军虽力弱,但补充起来,终究有东南五省人口为兵源,本船主再是狂妄,也没准备拼死敌对,只愿朝廷广开海禁,以通贸易!”

    李彦道:“所以你准备效彷蒙古俺答汗?你以为朝廷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

    汪直怔了怔,神情首度变了。

    他终究有地域局限性,在东南称王称霸,却是忘了去年的北方,俺答汗攻破长城,在北京城下耀武扬威,最终迫使大明开了贡市,可谓奇耻大辱。

    经历了一次羞辱,如果再对东南方的倭寇屈服,那朝廷真就颜面尽失了,所以无论是这次为了神道复苏,还是历史上的先南后北,对于倭寇的打击力度都会不遗余力。

    从某种意义上,俺答汗堵死了半寇半商的汪直,期待的和谈之路。

    这位五峰船主的脸色,自然惨变。

    历史上的汪直,上了一篇《自明疏》,再加上了日本的加工与美化,将明廷完全变成了反派,对沿海地区烧杀抢掠,造下无数杀孽的倭寇头领,反倒摇身一变,成了东南的保护神,“与人同利,为国捍边”“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颠倒黑白,无耻至极。

    但有一点倒是没错,汪直事件里,大明朝廷确实很不光彩,这个宋徽王最后的下场,是被胡宗宪劝降,以为官府服软,会允许他光明正大地立足,结果明廷出尔反尔,失信于人,将汪直处死。

    这种手段很上不了台面,但除去汪直,确实让倭寇群龙无首,沦为了各自作战的流寇,为后来戚家军彻底平复倭患打下了基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