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数字说话--关于简体字的若干事(至第三节上) (第6/12页)
书人的角度来看,唐朝的字与清朝的字,的确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这只是从读书人的角度来看。 唐朝,同时也是百姓们自行简化汉字并且强迫庙堂之人接受的起点。 当然,这句话其实有些绝对,王右军的字贴中,已经有了很多今天仍然在使用的简体字。 但是。 我们知道,那是王右军写出来的。 而宋、元、明、清时所产生的那些简化字,我们已很难知道那是谁写出来的。 所以我喜欢。 我喜欢这样的事情,非常喜欢。 不知道是谁,但仍然不得不接受,虽然,开创了这些字型,字体的人,不是书圣,不是相爷,不是大诗人和风流名士。 那是人民的结晶,那是人民的选择。 磨豆腐的人,印书版的人,抄经书的人,写招牌的人……他们没能留名史书,但他们共同的努力,共同的选择,成为今天的标准。 从目前可以掌握的史料来看,我们可以确认说,从宋开始,到元,到明,到清,民间对“字”的简化从来没有停止,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推进,虽然其中很大一部分成果将成为异体字或是根本没人记住的什么东西,但同样,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成果一直流传了下来,到了今天,成为了我们在使用的“简体字”。 一棵树,从古到今,枝不停长,叶不停发,但根,从来未变。 如果说把繁体字换成简体字是砍断了中国文化的根,那从隶书到楷书,从金文到篆文,又分别是谁砍断了谁的根? 三、爱无心?--汉字的繁化与简化 我们来看看这张图。 (暂缺) 这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