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_第十一节 商人霍格(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节 商人霍格(中) (第2/4页)

人”想象成同样的一种人,一族人,那实在是个再荒唐不过的错误。

    对照之前阅读的资料,再加上这几天的见闻,张元空很容易就看出来,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夷人,至少有着数十乃至上百的来处,同时他们也不是均匀的散布在城中,而是形成一个一个的聚落,这些聚落有以民族分的,更多却是以宗门分,特别是势力最大的景、摩尼、祆这三家,各自都据有超过一坊之地,其中,绝对不会出现其它教门的存在。

    (这里就是祆教了……)

    对三夷教的了解已经颇多,只是看到了前方屋檐下飞扬的火焰符号,张元空已下意识知道前方将进入祆教的街区。

    (这些家伙啊。)

    不觉又想起昨天在山中的见闻,与身段灵活,努力迎合士绅阶层口味的景教相比,与弯腰低头,铁了心在底层百姓中传播信仰的摩尼教相比,祆教的封闭与保守,实在是太过扎眼,然而,它也同样依然能够成为三夷教之一,保有自己的教众、地位,和无比鲜明的特色。

    (也许……极端的封闭,也是保存自我的一种办法吧?)

    还没有走进路口,张元空已听到嘈杂叫骂声音,再走近些,便看到是十来条汉子,横眉竖眼,挡在一家商铺外头。

    (霍家商铺……哦。)

    顿时就明白过来,这就是昨天浦寿庚拍着胸膛应承下来,要帮汪守节解决的“麻烦”了。

    长期以来,汪家那怕在袁州一地来算,也只能算是二线世家。虽然也据有大量良田,但真正支撑家族的,还是他们掌握的数千台织机和上万织工。一直以来,位于袁州内地的他们,主要是通过三条不同的路线,把生产出来的绸缎棉布给分别运送到瓜都入江,或者是自武荣出海,虽然他们出产的布匹一直很受欢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