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21/40页)

染满鲜血的旗帜,偶尔,会有残存者低低的呻吟响起,若有,若无,竟给人以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面对着大江,公孙三省脸色苍白,半身都被染得通红,却仍然站得笔直,眼神当中,全无惧意。

    “当然,我必须承认,北王你无愧为小天国第一名将……”

    江南大营孤立敌阵,当然不会没有准备,背水为营的扎阵,固然是为了充分利用帝军在水军上的优势,同时也是为了坚定军心,压榨出那种鼠入穷巷的斗志。立营于江流极和缓处,对岸便是江北大营,两营中舟桥往来,缓急相济,上游百里处更有水军要塞,一旦烽火点起,半日可至。守营者是“中兴诸将”中名列第一的关虎林,公孙三省、应肃等人亦是来去逡巡,总归确保有人为援,可说是安排极周密极妥当一处营寨,过去小天国数度硬打营寨不果,反而折了不少军马。

    孰料,蹈海今次却是别出奇计:直待秋风欲起时节,方提军来战,数战不胜后,掘地为屯,似作久战之计,帝军因营中粮草极足,并不相畏,两下相持半月有余,夏去秋至,雨狂风骤,江面舟桥遂收,这原也不奇,关虎林早有妥当安排,更自按剑阵前,只等蹈海趁两岸不能相用时前来劫营。

    那想到!蹈海军虽然来战,却只是蹈海所部靖胡侯林,定胡侯李两营军马,蹈海早自选三千精兵,趁夜汨渡,待天色将明未明之时,于狂风暴雨中高擎“北”字大旗,强取江北大营!

    帝军江南、江北两座大营,夹江而立,各有军马数万,原是一体,相互为用,但说起来,终是江南临客,是以精兵猛将皆在江南,江北营中虽也都是一时之选,但无论临敌之志,还是应变之能,都要稍逊南营,营中主将之声望武功,更是远不能和自袁当死后便被目为天下第一猛将的蹈海相比,是以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