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节 回头浪子周福海 (第2/11页)
是调查出来的三名刺客所隐藏的区域发布布告,要求那里的村民们不要被太平道的妖人们蛊惑、裹挟,如果有线索的话,要及时向衙门报告,如果有人能够杀掉妖人,必然重赏……等等等等。 ……以及,最重要的一条:韩沙移文亦思巴奚军,要求他们在这个特殊时期,由守府统一调度,尽快犁庭扫xue,剿灭太平乱党,还武荣一片朗朗河山。 大夏王朝立国数千年来,军政制度曾数番大变:目前所实施的,是军政分流。文官系统的郡守、县令等料理民政,武官系统的各级将官统领军队,但同时,军队所需的各种给养补充,军饷发放等,又由地方文官掌握。理论上来说,这是很好的相互钳制,既防止了地方守官文武合一成为如节度使般的实体军阀,又防止了地方驻军成为自给自足的实际上的独立王国。 不过,对于太平道这样与帝家纠缠了数千年的附骨之敌,朝廷却是另有制度:如果发现地方有太平道起事的话,郡守在上报并等到回文之前,可以兼理军政,以求速效,而现在,韩沙正是援引了这条制度,来向亦思巴奚军提出要求。 ……当然,他什么收获也不会有。 如果是在内地,在那些夏人军队中,那些油滑的老军头们或者还会想出各种不伤和气的的办法来把这种要求给化解掉,但在武荣,这些连大夏官话都还没有学好的夷人军官们,直接就把这种在他们看来可笑之极的要求顶了回去。要知道,在今日的武荣,连文武互制的制度都已形同虚设,从一开始,亦斯巴奚军便是由各大夷商出人出钱拼凑而成,之后虽然名义上转为朝廷制军,但其实,朝廷并未实际拨给军饷,一应供奉,仍由当地各大夷商联手出资。在这种情况下,韩沙能够作出的钳制,真是少得可怜。 对亦思巴奚军如嘲笑般的回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