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节 回头浪子周福海 (第7/11页)
之所以决心离开太平道,正是因为这起杀婴事件,当时,自己怒斥“不知人伦,几同禽兽”,并且甚至殴打了那个其实连禽兽都不如的父亲时,却被其它同道批评说,这不是传道时该有的态度。 “从那天起,我就突然醒过来了。” 就是为了这样一群野蛮、无知,不识字更不懂道理的山民,自己就要把自己的青春时光消耗,当一个被官府通缉的反贼? ……那一天,周福海突然觉得,自己真是无比的可笑。 “周伯他,始终是善人呢。” 笑着补充,汪守节介绍说,那怕是现在,周福海也经常会施粥舍药,又或者是出面募资来修路铺桥,在四里八乡当中一直有着很好的口碑,虽然有过出身太平道的污点,却能够被当地的官府无视。 “也不是什么善人,只是能做,就想做一点。” 叹着气,周福海说,人最重要是要读书,要知耻,要受教化,而且,看着那些接受施舍的人的感谢,他也会感到温暖。 “象清溪洞那里的人啊……只是群氓罢了。不懂道理,也不想听你的道理。” “……总之,就是小人。” 斟酌了一会,周福海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 “小人不知古今,小人喻之以利,小人畏威而不伏德。” 所以,宣抚警示什么的,周福海觉得没有用,这些连书都没读过,连对大成至圣先师都没有敬畏之心的粗鲁山民们,根本就听不懂道理。他们的“造反”,根本就是一种群氓的癫狂,只要朝廷能够保证有快速的反应,及时将之镇压,也就够了。 “这些人不读书,不修身,只知道拼命的生、生、生,过得几年十几年,就要造反,朝廷镇压下去,杀上一批,便能太平几年。” 好象预言一样,周福海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