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制造春秋第一讨债高手 (第2/13页)
人市场出售鲁国的战俘,或者仆人,就用自己的钱买下这些鲁国人,事后,鲁国会动用“国家赔偿”,偿还商人们支付的购买费用。 这一规矩后来被孔圣人的门徒子路所破坏,他依仗家族有钱,赎买了仆人之后,不去领取国家赔偿,以显示自己的高尚。孔圣人事后批评子路,说他“用自己的高尚破坏了规矩”,从此之后,鲁国商人中,不如子路有钱者,见到鲁国的仆人就不敢赎取,怕自己掏了钱后去领取国家赔偿,会引起别人的指责,所以干脆对鲁国战俘视而不见——这就是著名的“义理之争”。 赵武这几年大力拓荒,做生意赚来的钱基本上都用于在仆人市场上购买劳动力,鲁国人也清楚赵武过去的行为,所以对赵武能拿出一千名鲁国战俘并不感到惊讶,但赵武愿意交还一千名鲁国仆人,话中的意思已经表明他不会领取鲁国的国家赔偿,纯属外交礼物一类的东西。 可怜的鲁国人,多少年了他们只知道向霸权屈服,按期向晋国交纳保护费,恭敬地礼敬晋国大臣,怎会想到自己也能收到部分回礼——一千年后21世纪外交技巧,他们可算是提前享受到了。 如此一来,季文子等人的感谢更加诚挚。他站起身来,大礼相谢:“早听说武子在自家封地释放仆人,有部分被释的鲁国仆人重新回归故土,他们谈起武子的仁慈总是感谢不尽,这次武子让一千名鲁国俘虏回家,使他们得以埋葬在自己出生的土地上,我鲁国上下一定会记住这一恩惠。” 赵武坦然接受了对方的感谢,他不知道,自己这一行为犯了与子路同样的错——用自己的“高尚”践踏了既定规则。 其实赵武这么做的本心,是担心自己收钱太黑,被鲁国人惦记上——《春秋》、《左传》都是鲁国人写的,这国家虽然弱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