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不知道该姓啥了 (第10/11页)
姬鞠了个躬,询问:“可是那位曾想搭救父亲的郑贾?” 鲁郤姬点头:“没错。” 昔日,邲之战中,荀罃(智罂)被俘,在楚国被囚九年。在漫漫的铁窗生涯里,智罂也从来没有破灭了自己回国的希望。就在他父亲用楚国战俘意图交换回自己儿子的前夕,有一个郑国商人就已经在谋划营救荀罃的事宜,打算以经商为掩护,把他装进大皮囊(褚)中,运出楚国。 这个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荀罃就因交换战俘而获释了。这年冬天,郑贾来到晋国,荀罃百般善待,就象他真的救出了自己一般。这位郑贾倒是很清醒:“您回国并不是我的功劳,怎么敢接受这样的待遇?我是个小人(指地位),不能这样欺罔君子!”商人也不再呆在晋国,干脆到齐国经商去了。 《左传》与《春秋》中记述了这段历史,写历史的人异口同声的称赞这一事件中,两位当事人都是君子,荀罂被囚九年不忘故国,对帮助自己的人感恩不尽,哪怕对方只是有施恩的意图,却没有实现。而那位郑贾更也是君子,他不把别人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而沾沾自喜,是一个严格自律的人。 智家在此后一直想报答这位郑商,可惜郑商再没有出现,他似乎已经在齐国定居下来,生意做得很不错,从此再也没有与晋国商人联系……然而,历史在这一刻出了岔子。 鲁郤姬盈盈拜谢,继续说:“原本郑贾不想来晋国,担心别人酬恩,自己做了‘贪天之功’的事,但最近赵氏的纺织业大大冲击了齐国的布匹市场,郑贾进了一批货物,却因无法及时销售出去,亏了大本钱,他便派人前来晋国,想着或许能以普通商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