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领主_第七十七章 国君用什么还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国君用什么还账 (第6/15页)

不艰难。

    主上,我认为我们的步子还能迈大一点,甲氏荒凉,我们要更多的接纳各部牧民。我们的骑兵多了,战马多了,才能更快更好的掌控甲氏——我们现在是跟国君抢时间啊,不能不激进一点。”

    春秋时,粮食是战略物资,禁止公开销售,所以市场上从来没有粮食出售。各国缺粮了,只能通过外交手段,用其他国家紧缺的物资来交换粮食,而贵族之间也一样,比如赵武之前缺粮,就要用手中熟练的工匠与其他家族交换粮草。

    现在赵氏生产的粮食多,但这些粮食不能拿来出售;而其他的家族虽然缺粮,但他们却拿不出赵氏期待交换的紧缺物——人力。过去,赵氏只能低调的装穷,尽量把多余的粮食储存起来,或者酿成酒埋入酒窖,但现在,武清的建议等于一丝曙光……既然粮食能诱惑游牧部落卖身投靠,赵氏人口数大幅增长的契机就出现了。

    狄人、戎人多了并不怕,春秋时代,人们对国家概念并不强烈。赵盾身上流着狄人的血脉,狄人没有拿赵氏当外人。赵氏需要的是士兵,以及擅长培育战马的人才。狄人来了,简直是瞌睡遇到枕头。等若干年后,游牧部民彻底融入赵氏,谁能分得清华夏与夷狄?

    孔夫子怎么说——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

    “让齐策把欠条收藏好,我对娇娇很有点期待,真希望尽早知道,他国君用什么还账?”赵武想到这,满脸的幸灾乐祸:“我们的粮食要提价,要尽量吸引狄人投靠,投靠的部落民要迅速按井田制分割,按我们晋国的军事民事编制,散布到四乡。

    战争还在继续,我们要把所有的力量都用上,所以,这些狄人戎人要尽快同化:给他们教授晋国的军事常识,教会他们晋人的战斗方式。够标准担当武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