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领主_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有权驱逐国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有权驱逐国君? (第3/10页)

育人民,象天一样遮盖他们,象地一样容纳他们(盖之如天,容之如地——这是《周礼》上要求封建领主必须承担的责任:庇护)。如此,人民侍奉君主,自然会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这样的君主,怎么可能会被属民所驱逐呢?

    国君,是祭祀神明的主持者,是代替老天抚育百姓的希望啊。但如果一个国君让人民生活困顿,让神明缺乏祭祀,让百姓没有指望,只知道包养美姬(二奶、三奶等),再加上收钱不办事,任人唯亲,盘剥酷虐,那么要这样的国君还有什么用?人民不驱逐他,还能怎么办?

    上天为人民设置君主,是要他来主持社稷,庇护和造福人民的(国君之责,代天养民尔——这话依旧指封君的责任:庇护),在位者只有履行了这一职责,才有权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景仰;但如果一位统治者做不到这点,如果他只想凌驾于人民头上胡作非为,危害国家与民众,那么这个在位者,也就没有资格受到臣民的拥戴,他也不配再呆在君主的位置上了,他也就不配被称为‘君主’,只是 ‘一人(独夫)’也。

    上天是最爱护人民的,怎么会让‘一人’凌驾于所有人民头上胡作非为,怎么会放纵‘一人’的邪恶,而背弃天地的本性呢?天一定不会这样的!因此,人民有权力驱逐不合格的国君——在位者的权威来自他对职责的履行,而不是他屁股下面的那把椅子。”

    大殿角落,史官奋笔疾书,记录下师旷这段话——据说,后来孔夫子与孟子对这句话评价都非常高,认为是“民本思想”起源。

    悼公听了不吭气,赵武摸着下巴,插嘴:“老师说的这话也对,权力和义务都是相等的。身为一个封君,如果他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