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除却巫山不是云(9) (第8/28页)
比于如今高考前铺天盖地的关于填报志愿的各种信息,甚至还有专业人员提供一对一的指导服务,我们当年真是两眼一抹黑。 唯一可以提供参考的就是学校让统一购买的省招办出的那本报考指南,上面有几乎全国所有高校近十年来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 因为忙着复习,那本书买回来后就一直放在那没有动过,这时我赶紧找来翻看。 我和江雪讨论过选专业的问题,我们都对高中的物理化学深感头疼,都不想在大学继续学这两门课程,可是我们报的都是理科,大学里不学理化的理科专业似乎也只有经济类了。 于是我找到武汉大学经济类各专业的分数线查看,去年的分数线刚好在630分,可是去年的题难得多,理科状元好像也就是690分,今年的分数肯定会提高很多……我又看看那些包含理化课程的工科专业,分数比经济类只高不低。 我非常不甘心,又估了几遍,变化不大,始终不超过640分。 我的心里一阵失落,我恐怕要和武汉大学无缘了。 当年的录取规则和现在不同,现在都是平行志愿,你可以尽可能地报上你想去的学校,只有再报上一两所稍微差一些的学校保底就可以,平行志愿就是保证每所学校都看不到你是在第几志愿报的他们,他们都会把你当做第一志愿对待,所以落榜是小概率事件。 而我们当年实行的是梯度志愿,你的第一志愿填一所好学校,后面的志愿如果填一些稍微差一些的学校,那么那些学校看到你没有第一志愿报他们,不管你分数多高,他们都不会要你,所以为了保险,你只能在后面的志愿里填一些差很多的学校。 举个例子,我如果赌一把,第一志愿报武汉大学,那么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