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5章 但求无愧于心 (第2/4页)
育,反对仅以儒学一道取士,教化天下,奈何有心无力,最后只能辞官归乡。 他在翰林院二十余年,见过太多惊才绝艳的天才,因为儒学,不得不放弃自己喜好和擅长的学识。 只因为,这些学问在儒家口中,全是旁门左道,外道流毒,习之有害无益,所以一但流传便会被扼杀。 但在王瀚看来,学问就是学问,这世上并不存在所谓的正统旁门之分,所有学问都有可取之处。 去芜存菁,兼收并蓄,融百家之所长,与时俱进,才是当今学问的发展方向。 儒学虽然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毕竟是两千多年的东西。 如果一味地抱残守缺,固执守旧,将来一旦被有心人曲解利用,国家便会大祸临头。 这番说辞,抑或说由王澹发起的教育变法运动,当时曾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 他原以为,自己豁出一切推行此事,哪怕最后不能成功,也能引起百官的争论,在众人心中埋下变革的种子。 奈何,他还是低估了儒门的影响力。 千年儒门,百代儒法。 这个扎根这片大陆两千多年的思想,早已融进了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的所有人的血脉之中,其影响力超乎想象。 连王澹自己都没想到,最先站出来反对的,除了他的政敌,居然还有大部分他的朋党。 没过多久,又有东澜颜家联合部分世家,号召天下读书人,共同抵制王澹提出的教育改革。 彼时天下士子群情激奋,声称王澹一党数典忘祖,亵渎圣人,要让东土大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