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侯_第二百七十章 大义之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章 大义之名 (第3/7页)

掌,可以说,朱棣是北平府的土皇帝,北平府的百姓军士只知有燕王,不知有天子。

    张信虽然挂着都指挥使的名衔,但他手中可以调动的兵马实在少得可怜,不过他倒从未怨恨过,因为他是燕王的老部下了。

    现在张信心神不宁的跟朱棣寒暄,心中却有些焦急。

    本来他的都指挥使职务是朝廷委派的,目的是为了牵制监视藩王的举动,藩王若有异动,必须迅速报上朝廷,并积极调兵防守,控制事态扩大。

    前几日燕王府人来人往,诸多部将频繁出入王府,燕王虽对外称王妃寿辰,可张信是朱棣的老部下了,多少对他有几分了解,他敏感的察觉到,北平即将有大事发生。

    向朝廷告密?还是投靠燕王?

    张信犹豫不决。

    从小苦读圣贤书,张信非常明白君君臣臣的道理,他的父亲张兴一直告诫他,要做个忠心于天子的好臣子,因为这是世间纲常正道,必须要遵从,否则便是大逆不道。

    可是……张信是燕王的老部下了,要他举报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燕王,心中何忍?

    犹豫不定的时候,张信的母亲帮他做了决定。

    他的母亲告诉他,千万不要跟燕王为敌,因为市井传言,燕王有九五之相,位极至尊,迟早会当皇帝的,你若向朝廷举报燕王,将来燕王成了大事,我张家必有灭族之祸。

    张信是个孝子,立马便做了决定,——投靠燕王,为燕王效忠。

    这便是今日张信坐在燕王府内堂的原因。

    一个正三品的武将,竟因妇人的一句迷信之言,而改变了自己奉守多年的忠君之道,可笑亦复可怜。

    不着边际的聊了很久,张信神情渐渐有些不耐,燕王漫不经心的敷衍态度,以及不时流露出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