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章 陆四爷进京赶考 (第4/8页)
脸上贴金了。” 对崇祯观感,因为对满洲异族殖民中华的痛恨,导致陆四对崇祯这一汉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产生了一些民族感情外,其它并无半点好感。 倘若不是满洲因素,崇祯于后世之评价也绝不会被没理由拔高。 而这“没理由”全部建立在满洲人身上。 “崇祯治国独断,却又朝三暮四,轻信妄断。开始靠铲除阉党得了天下人望,转眼却又重用太监,此非明君所为。” 姜学一的意见与其是前明官员有离不开的因素。 “一个人做17年的皇帝,不算短,就算是不懂事的少年郎有这17年也历练出来了。看他崇祯呢,今天在削籍大臣,明天在砍封疆,弄得朝中的官,地方的官都不敢给他这皇帝做事,唯恐被皇帝推出当替罪羊... 出了事虽说常下罪己诏,说爱民,可都是口惠而实不至,反而变本加厉征税,弄得地方民乱这里刚平,那里又起...便是再如何给他崇祯贴金,总改不了是他这皇帝逼反了他的子民,要不然老百姓吃饱了撑的要造他皇帝的反。” 顾君恩的意见就一针见血了。 陆义良听不懂四爷爷和顾丞相、姜书记说的话,但也觉前明那个朱皇帝不行,要不然他四爷爷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就拉着河工造反呢。 “是啊,崇祯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剧失措。” 陆四的评价相对是客观的,多疑与刻薄寡恩才是崇祯这个汉家王朝最后一位皇帝真实的写照。 “崇祯朝,百姓惨啊。” 姜学一语气有些沉重,“臣做前明知县时,任上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