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一章 董、吕、陆北上 (第4/7页)
听说大顺军在山海关吃败仗后各有心思。 西安过来的比较平静,认为胜负兵家常事,大顺此役不过阵亡几万人,但尚有百万大兵,又岂是吴三桂那两三万人可以敌的,即便吴三桂跟满州人借来大军,那满州大军也总要回去的。 所以,对忠于大顺的西安官员而言,放弃北京这座孤城是对的。 北京的这帮降官却是个个心慌,实是不知他们是要跟李自成离开京师,还是留在京师。 跟李自成走的话,万一明朝复兴,他们这帮人可就死的惨了。不跟李自成走,又怕李自成直接杀他们,当真是左右为难。 就在这一片乱糟糟中,二十八日,李自成于武英殿登基。 登基典礼前,北京收到急报,吴三桂的兵马已经过了玉田,而满州人的大军就跟在吴三桂的后面。 登基典礼结束后,李自成于武英殿召集将领,商议退出北京的后的方针。 军师宋献策认为离京后要确保山西控制在大顺手中,尤其是重镇大同。如果山西保不住就放弃,主力退守陕西,守住潼关、榆林、商洛三个重镇。 兵政府尚书喻上猷则认为绝不能轻易放弃山西,而且还要将陕西的军力调出来进驻河南。 “陛下,河南绝不能有失,若失河南,潼关、商洛难守!”喻上猷是崇祯朝进士出身,去年为吏政府侍郎,刚刚转任兵政府尚书。 河南之地的重要性当然不需喻上猷再说,只河南那边顺军只有零散人马,主力是以原明朝降军为主的怀庆总兵董学礼部,河南节度使吕弼周部,现二部渡过黄河南下徐州境内,留在河南的兵马很少,所以明知河南很重要,李自成也没有军队去驻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