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二章 知道了,你们办 (第4/7页)
叫嚷绝不能让皇帝降称国主,吵得不可开交时,饶余郡王阿巴泰提出一个建议,就是由在京宗室和八旗议政大臣共同投签决定是否去帝号。 代善和济尔哈朗也不想同多铎闹得太僵,也同意大家共商。 多铎一人难“敌”三王,只好同意。 没想竟成了一次“民主”的试验。 投票结果是赞成去帝号和谈的34人,不赞成的11人。 少数服从多数,面对大多数人的选择,多铎也只得捏着鼻子不吭声,结果很快被报进慈宁宫。 一直等侯消息的国主福晋同圣母太后叫内侍吴良辅过来传话,说:“太宗皇帝在时,曾言攻伐中国非一朝一夕之事,当缓图之。今既中国不能速取,便当依太宗皇帝在时,先行出关,他日再图。” 有了两位太后的“背书”,户部尚书英俄尔岱便出城向顺军通告大清可去帝号,以后称满洲国主。 顺军统帅陆广远听后很是欣慰,当着英俄尔岱面说了一句:“他日我大顺可为叔国,你满洲可为侄国,叔侄一家,各安其国。” 之后,双方就清室出关的细节与技术性问题进行具体磋商。 在双方都有诚意的基础上,顺、清两家进行了友好的协商,互相交换了意见,并彼此尊重对方的意见。 出关路线没有问题,北京东出直奔山海关,从广宁返回辽阳。沿途顺军兵马大部撤离,只离少部人员加以“监查”清廷是否如约返回盛京。 当着英俄尔岱的面,陆广远手书军令发往关外第七镇,命第七镇自收到军令后即刻整军前往辽南,等侯海船返回山东。 清军方面同样也颁出给盛京总管何洛会的军令,命关外清军立即停止与顺军的敌对行动。 同时,将请皇帝旨意,分别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