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678节 (第3/7页)
会关注这里的千百亩地? 喂饱了上面那张嘴,民情才能缓,下面的事也就自然好做了。 套路都是这个套路。 唯一让这位知县有些忌惮的是,新的鱼鳞图册都是要他署名的,这就有些麻烦了。 但话说回来,责任与权力是对等的,他要承担责任,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他手中的权力,不管哪家,但凡有点小心思的,自然也要把他孝敬到位。否则他就不署名。 不久,外面又有人禀报,“堂尊!那一百多生员今日又来了!” “来就来,给老爷我泡壶茶。人家又不是冲我们吼,是冲那些人吼,我们有什么可急的?” 什么一个月、两个月这种话老油子官僚是不相信的。 一来有法不责众这一条,他本身就不信朝廷能将这样的政策在江南推行下去,二来,到时候以民间反响激烈作为理由,也可以解释。朝廷本来就是要他们以善待老百姓的方式做官,难道鼓励他们大肆杀人? 江宁是如此,一路往东,到了苏州也是如此。 半月的时间,那天在南京宣下的圣旨如今也都到了各府、县之中了。 苏州柳通到了院落里,与自己的卓家侄儿说:“这次的钦差怕是要出了洋相了,江南不比山东,朝廷要变了祖制,收纳士绅之税,哪里容易?” “侄儿还听说,皇上要另造行宫?” “喔?这事儿传得倒快。找人问过了,此事不假。所以说家家户户那是更加的跳脚,苏、淞两地本就税赋极重,皇上怕热要修行宫,嘿,他不知道很多老百姓饭都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