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722节 (第5/7页)
这才是真正麻烦的地方。 也是朱厚照始终犹豫的原因。 这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制度,不能够迷信的认为施行了什么制度,从此就高枕无忧了,这是唯物哲学史观留给他的宝贵财富。 关键是在于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当下。 当下朱厚照面临的情况就是,没有嫡子,那么就立长子。 可这样一来,就像是选定了载垨一样,那载壦、载垚等人还锻炼个什么劲?办差都不必很认真。 再有,太子党崛起是会影响到皇权的,尤其他当皇帝更不能有太子党。 道理很简单,他开展了很多得罪人的新政,那些不满意的人对他是没办法,但可以把希望寄托在太子身上,一个两个的去劝说太子,讲,你爹这样不好,你爹那个不对。 万一太子信了这帮人,弄的父子对立,到时候怎么办? 朱厚照也不能天天忙着和这帮人对线,争取太子的心意,而一旦到那种局面下,就比较被动了。 储君的储,是一种保险,也是一种退路。不过有时候有退路也不一定是好事。其实现代意义上的任期制也有一点很不好,就是阳奉阴违,你干什么,我是反对不了,但我可以慢慢干或者假意的干,做个样子,除非你有本事不下台,否则我就死拖。 现在朱厚照的情况,是不选定人比较好,而且有意无意的抛出一个秘密立储制的新名词出来,这样朝堂上就形不成所谓的太子党,臣子们不知道要烧哪个灶台,最保险的办法就是遵照他这个皇帝的旨意。 除非血亲或是大恩,否则不会有人拿着身家性命去赌哪个皇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