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676节 (第3/6页)
叨叨的装扮,道、佛之物不在乾清宫中体现,御案之上是奏疏几本,笔墨纸砚一套,再有就是些用来打发时间的书籍。 “平身。” “谢皇上。” 起身后,他双臂竖直,弯身而立,头微微低着,不敢直视天子。 “山东的事都办妥了?” “回皇上,都办妥了,虽还未结束,不过各府、州、县都在正常上禀进度,若遇阻滞,臣收拾了就是。” “重新编好的鱼鳞图册,在各级官员都署名之后,给朕一份。” 他要在户部留档,同时派人核查,只要有假,署名官员皆有连带责任。 “是。” “朕已向江南下了旨意,应天、凤阳、浙江、江西为第二拨清田之地,你自今日后坐镇京师,总为调度,山东就不必再去了,江南也不必。” “是。” 朱厚照起身,从御案后走出,绕至他的身前,近了以后低声说:“随朕来。” 这是乾清宫的正殿,向左而去,才是内里暖阁,不过夏日通风,并不闷热。 这些日子以来,除了正在清田的山东,实际上各地闻到了味道以后都在给朝廷上奏疏,他们罗列张璁的种种罪名,恨不能生啖其rou,最初是说他贪墨,而后就是残害人性命,再然后利用皇帝的说法都出来了。 京师当中,少有人为其说话,火上浇油的倒是不少。 当下的官场激烈异常,士绅之间遍布骂声,所有人都欲除之而后快,所谓的朝堂风云,站在朱厚照的角度看,也不过如此,他只要不点头,谁也动不了张璁。 历史中,如果是软弱的帝王,明朝的文臣们大概又要集而共谏了,唯独碰上嘉靖这般手段狠辣的,吃过几回亏,那就只能暗中谋划了。 就像现在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