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子_大明嫡长子 第66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665节 (第3/8页)

、农桑是不是也可以仿照着做?还有前些年威宁伯建议成立的商学院。”

    威宁伯这个事情有些奇怪,他明明不懂,却在一次去杭州的时候向皇帝上了这个奏本。

    后来朱厚照知道是王芷教得他。

    海贸兴盛,有关商业的各类需求骤增,所以他便迎合圣意来这样提。

    外面大雨滂沱,但不仅不嘈杂,反而是雨声营造出了一种安静,王鏊说:“微臣还记得当年陛下的谋划,朝廷若是要治水,便有治水的官员,若是要打仗,也有知兵的统帅。臣瞧的真切,这个法子还是很有效果的。”

    朱厚照翻着他上的方案,回道:“这样也可以。不过你这上面写的,招收举人入学,将来授以六七品的小官,看似诚意满满,实则进行了一遍筛选,朝廷花了大价钱,最后去的不是最优秀的人,将来成效恐怕也有限。”

    王鏊没有办法,“陛下,圣学不可动啊。”

    “当然不动圣学。不过朕想引入‘事务官’的概念。”

    “请陛下明示。”

    “就像少府和产业部,一个只懂四书五经的进士去了以后是很难上手的,这两个部门的事务都相当专业,不是吟诗作曲就能行,而是要实实在在能办事的官员,这便是所谓的事务官。

    这些特别的部门,每年拿出数额不等的名额面向各个学院和大明本身的官员,考试出题目以本衙门内确实遇到的问题为主,然后择优录取,并授以官身。至于科举,每年取仕的数量只要不减少,应当也没事。”

    就是说不动科举,原来该怎么样,现在就怎么样。

    每三年就那么两三百人,还考不上就不要怨天尤人,毕竟数量不变,放原来那也还是考不上。

    王鏊似大儒那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