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621节 (第5/6页)
了,欧洲人最初就是把日本称为金银岛的,巅峰时期,日本的白银出口占据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仅仅一个石见银山,每年就可产出白银38吨,这就是三百八十万两白银。而整个日本,每年白银的产量大约在200吨,也就是2000万两。 当然,这里面有一部分是其国内需要自用。 尽管如此,这也是一笔非常巨大的财富,更不要说还有黄金。 虽然这些金属本身既不能吃、也不能喝,它并不是财富,而只是衡量财富的货币符号,但在世界贸易都大量使用白银的年代,手握白银可以换取巨量的物资。而且足够的货币供应,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让整个社会充满活力。 可以肯定的说,一个上百年的繁华盛景是没有问题的。 货币过量供应以后的问题,那就是后人要思考的。 在朱厚照的记忆里,日本白银的繁盛时期确实差不多就要开始了,但似乎应该没那么早。 实际上他不知道的是,石见银山第一次有开采记录那是1306年,这么长的时间尤其是这十年来,大明大规模的开展贸易,而且就认白银黄金,在勘合贸易被中断以后,日本人是想尽办法来搜集白银,这就是促进了当地大明对于石见银山的开采。 且因为这个矿脉过于庞大,也在当地引发了各方争斗。 明朝的人并不关心当地的村斗,可若真的注意,就会发现他们这几年从大明进口的钢刀、长枪、甲胄都在呈现上升的趋势。 朱厚照的食指持续有规律的敲击案桌, 他可不是这个时代被圣人经典洗脑的人,放着这种银矿不谈,谈什么仁义道德、他甚至都愿意放缓自己的亲征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