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70 避而不见 (第2/5页)
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但眼下却不是细想这件事的时候,而是想这封致仕文书该如何处理。 直接撺掇韦后,给圣人吹吹枕边风,直接就接受,似乎不足以敲打向源乾煜示好的敬晖等人,于是心生一计——直接在朝堂议政时,将此事广而告之,引得群臣议论。 心生此计,好处有三:其一借众臣对源乾煜致仕的反应,认明各人在复唐后的倾向到底是忠于唐,还是留恋于前武周朝。 其二源乾煜位极正三品侍中,如今正值大有可为的壮年之时,选择致仕,群臣或言不可理解,或言自有抉择,或一言不发,借此也能知何人未来可以名利相诱,加入自己与韦后一方。 其三借此事看明白圣人对这般臣子的态度,源乾煜在许多事情上看似低调,实则立场分明,只为仁政,其它皆可抛,颇有书中记载的高宗朝儒臣王勃子安之相,若圣人对其抱有极强挽留之意,便知复唐之后,万事百废待举的走向。 此计一出,武三思自以为一切皆齐备,只等后一日上朝。 哪知自提交致仕文书后,源乾煜就称病,再为出现在朝堂之上,而圣人的态度根本就来不及探明,在敬晖清楚再无挽留可能的前提下,早早将源乾煜降为中书舍人,只在东皇城活动,数日之后便直接同意了他的致仕请求。 说来奇怪,明明此一项对武三思在朝中欲行之事其实毫无影响,至多也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