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节 (第3/6页)
便能将流民妥善安置。 毫无意外,豪绅大户全都鼎力支持,显然官府给于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比施点粥带来的虚名更有价值。尤其是关于读书的破格录取名额,为族中子弟读书,拿钱财去疏通关系撒出去的银钱亦不是一笔小数目,甚至比流民上交的粮食高出数倍。而且,流民是帮他们种地,怎么看都是利大于弊。 有些家中缺仆婢丫鬟的,也优先从好手好脚的流民中选买,签死契还是活契,以流民意志为先,反正价格比人市还要便宜。 流民被井然有序地安置。 常氏见无家可归的流民着实可怜,也去买了一批孤苦伶仃的女孩入府为婢。 顾桑和顾静在院中纳凉时,正巧看见管事嬷嬷领着一群面黄青瘦穿着破烂的小女孩入府。 女孩们从未见过如此漂亮好看的宅院,脏污的脸蛋表情木讷,却又忍不住好奇地偷瞄。 管家嬷嬷皱了皱眉,却没出声呵斥,等女孩们梳洗吃饱饭,再教规矩也不迟。 顾静看着这些流离失所的女孩们,有些难过道:“我听嫂嫂说,这批新买入府的都是在水患中失去父母的孤儿,她们真的好可怜。” 顾桑说:“堂嫂和堂姐皆是宽仁慈和的主子,她们来了这里,至少以后不会忍饥挨饿,每月还有一份不错的薪资。” 古代买卖人口自由,下层百姓生活穷困潦倒,处处都是剥削与不公。 幸亏她穿的不是流民,她是忍受不了卖身为奴,还不如让她死。 女主虽然帮助陆太守解决了流民问题,也只能算是勉强解决温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