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_第10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节 (第7/8页)

的人会心想我祖祖辈辈总结出来的经验凭什么教给你,种地差的人又拿不出钱来学技能,他们要是有钱早就不种地了,所以农吏的设立就十分有必要了。

    必须得官府领头组织人手,把种地的各种技巧都给总结到一本书上,然后再由老师免费进行教导,这样农民才能学到本事,粮食的产量才会更高。

    原来是平均等级十级的百姓种等级十级的种子,李长安现在想要更多的粮食,只靠裴素将粮种的等级提升到五十级只能将粮食的产量提高五成,而粮种的等级想要再往上提高就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了。

    所以李长安还需要种地的百姓平均等级提高,只要百姓的平均水平提高到三十级,那粮食产量还能再往上提高三成。

    当然提高粮种的等级和提高百姓的平均等级成本肯定不一样,不过如果算上在教百姓种地技能的同时,还可以顺便教他们识字,再顺便教他们一点要知恩图报,李娘子滴水之恩他们要涌泉相报,这就很值得了。

    “农校要扩招,今明两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种地。”李长安道,想了一下又加上了一句。

    “然后可以再修一修襄阳城的城墙,提供就业岗位收纳流民。”

    张九龄此时才发出疑问:“修襄阳城的城墙?”

    对李长安口中所说的提供就业岗位收纳流民这些话,张九龄经过这数年的相处已经知道了什么意思。

    从前朝隋朝时期天下的流民问题就很严重,一直到本朝,流民问题依然很严重。这些流民宁可不分土地也不愿意承担税赋,很是让官府头疼。

    这么多年来也一直没有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