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0节 (第2/6页)
“感冒不过六七天,已好,勿念。” 另外还写了一首余光中的诗: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寄信回来的路上,李谕突然遇见了刘春霖,他已经被点中状元。 “帝师大人,恭喜!我听说了,您又拿了瑞典的奖。”刘春霖祝贺道。 李谕也拱手回道:“同喜同喜,阁下高中状元,名扬天下。” 刘春霖笑道:“帝师才是名扬天下,我不过偏居一隅。这几个月我读了关于帝师的报道,又看了许多译述的西学文章,颇感天地之大,我此刻看到了一个井口。所以我今年准备东渡日本留学。” 已经中了状元,按说可以等着做官,不过刘春霖还挺有进取心。 李谕赞道:“状元郎百尺竿头还要更进一步,令人钦佩。” 刘春霖说:“我应当学习张謇前辈,不然不就读了死书。” 世人一向嘲讽八股文,但其实到了会试、殿试的级别后,压根不是八股了,要求还是蛮高的,属于集合书法、文学、策论、政治、历史的综合文体。 尤其晚清最后一届科举题目,甚至出了这种题: “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就是要你论证日本和埃及两国的变法,日本学西方为何成功了,埃及却导致“国以不振”,为何失败。 然后还出了一道关于美国对华工侨民的政策题目。 总之也算切了当下的时事,尤其是日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