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4节 (第6/6页)
本左右不了在歪路上已经刹不住车的日本。 但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是真的觉得黄种人要实现“下克上”,赢下白种人,来一遭“黄克白”。 长冈教授认为李谕是在帮日本,实际上李谕此时已经有点腹黑了。 长冈兴致勃勃地与李谕探讨了一些技术细节,却在理论环节就卡住了。 李谕立刻打气说:“科技的研发,就是需要持续的投入,不然怎么达到德国飞艇的水准。” 长冈其实根本不用李谕打气,信心满满:“东京帝国大学以及京都帝国大学会尽快选派学员送往德国留学,专门学习飞艇技术。” 李谕说:“祝你们好运!” 嘿嘿,这可不是什么容易事。 就算他们攻克了德国的技术,还有美国那边的巨大花费。 因为飞艇还有个关键技术握在美国人手里:氦气的制备。 飞艇最大的安全隐患说白了就是里面满满的氢气,简直就像背着个巨大的炸药包。如果改用惰性气体氦气,安全系数提升的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氦气制备是美国独揽的技术。 后来美国甚至对德国开始了制裁,限制对德出口氦气。兴登堡号不得不改用氢气,才导致了那场著名的空难。 但就算是能买到,氦气的价格也高得离谱。 此时,溥伦等出访美国的大队人马也到达了横滨,李谕的人与他们会合,踏上了前往美国的轮船。 北太平洋风平浪静,李谕在船上甚至做了不少实验的设计与策划,自己心里有个大项目。他现在是发现了,不多做点准备,实验压根没法做,必须要先搞定很多现在还没有的试验设备。 轮船到达加利福尼亚后,转由火车去往圣路易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