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3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4节 (第5/7页)

    可能他不知道南北朝时期佛教也奢靡的很。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艾略特接着说:“不提这件事了,说回文化交流,我们能派遣的教师数量上可能不会太多,还需要院士先生有所谅解。”

    李谕是明白事理的,说:“我明白,肯定不会所有事情都让贵校cao办。”

    艾略特说:“而且,我还希望在上海专门建设一所医学校,并且冠以‘哈佛’的名字。”

    李谕说:“这可太好了,有这个响亮名头!”

    艾略特说:“如果先生准备营建综合性大学,正好可以将此校作为下属的独立学院,就如同我们的拉德克里夫学院。”

    目前独立学院的运营有较强的独立性,可以看做艾略特校长一种前期的保险措施。

    李谕说:“我同意!”

    历史上,哈佛大学真的在上海建了一所“中国哈佛医学院”,不过仅仅办了4年就停了。

    但时间虽短,办学水平却很高,出来的人水平也是真的硬。比如谢元甫,中国泌尿外科奠基人,他后来在协和创办了中国首个泌尿外科。

    所以,早晚这所“中国哈佛医学院”都要被李谕收入囊中,不能让它就这么断了。

    早早和哈佛搞好关系更方便。

    艾略特叫来助手,然后对李谕说:“恕我冒昧,我们需要有一项正式的书面函件,以保证你以及你提及的基金会拥有足够的财力,便于合作的长期进行。”

    “我理解,这是必要程序。”李谕说。

    只要哈佛能出师资力量,他们提的任何要求李谕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