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38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3节 (第6/6页)

挺好。”

    吕碧城又说:“梁启超先生说过,地球上古文明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如今近距离看到埃及,似乎根本及不上我们。”

    李谕说:“现在的埃及人已经不是以前的埃及人了,现在的印度人也不是以前的印度人,只有现在的中国人还没有断了传承。”

    吕碧城有感而发:“这么不容易!”

    埃及如今建造了供游客下榻的谢菲尔德旅馆,许多早期的游客游览后都会住在此地,因为这里有很著名的平台屋顶。

    吕碧城很喜欢:“我坐在这里感觉一天都不会累。”

    当然更大的原因是心情好,在哪都会这么说。

    埃及结束后,游轮返程时又进入达达尼尔海峡,去看了看君士坦丁堡。

    这地方对西方与中亚的历史都很关键,要不是君士坦丁堡陷落,收藏的希腊典籍再次流传回欧洲,可能文艺复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那时候欧洲人才知道原来一千多年前的希腊竟然这么牛,懂得东西比自己多那么多。

    但多了的行程导致时间多花费了不少,李谕眼看迫近去瑞典领奖的日子,于是决定不下船了,直接坐船抵达斯德哥尔摩。

    想想这一届获奖者里,应该还会见到巴甫洛夫这个老熟人。

    此前声援过李谕的本行是土木工程教师,跨行得了文学奖的何塞也会到场。

    第三百九十一章 获奖

    12月10日是诺贝尔的逝世纪念日,所以颁奖定在了这一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