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_第八百一十二章 谁劝谁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二章 谁劝谁傻! (第1/4页)

    在秦中堂“革弊兴利”的口号之下,以及亲临一线强行指导后,各部不得不动了起来,开始制订“形形色色”的计划。

    大部分人习惯了按部就班承平日久,也习惯了工作内容主要就是写章疏和收发公文的生活,但实在挡不住秦中堂的高压。

    就连被一些人寄以厚望的严阁老,似乎也直接躺平了,无声无息的没有任何动静。

    而且关键是各衙门堂官的辞官奏疏还捏在秦中堂手里,正处在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阶段,又拿什么去抵制秦中堂?

    这些正在辞官状态的高官,惟一能做的就是在家等待朝廷旨意,连上奏疏告状的资格都没有。

    如果说托人向皇帝递话,但皇帝最近很自闭,基本不见外人,连能给皇帝传话的人都很难找到。

    像那些勉强还能见到皇帝的人,比如东厂秦太监、陶真人等等,又不是轻易可以被委托到的。

    所以在这段时间,偶然和必然因素叠加起来后,秦中堂似乎遇上了一个无人可制的微妙处境,所以才有野心去推动“革弊兴利”。

    高压之下,还是初见成效的,各衙门所交上来的底册,大都出现了秦中堂想看到的内容。

    此后这些四品以上的朝廷大员,也就一个个复职了。

    秦德威又不可能真的把人全都免掉,能接力用力的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

    这日早晨,秦太监例行来到仁寿宫朝见。

    现在他的直房已经搬到了西苑,距离皇帝重新变近了,然后内心也更安稳多了。

    在太监群体里,秦太监每天都是最早来到仁寿宫候见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