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_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服不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服不行 (第4/7页)

去的由头,逐渐打开突破口。”

    听到这里,秦中堂终于来了兴趣,鼓励说:“你还有什么想法?一并说来!”

    其实秦德威一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但目前也拿不准方向。

    当初用倭国大银矿忽悠过嘉靖,但这个“为了银子”的理由不好拿上台面说,不够冠冕堂皇的写到公文里。

    齐知县便建议说:“中堂可以向朝廷奏请,以货物换取外洋的铜料!我多方打听过,倭国其实就产铜料。”

    秦德威眼前一亮,这个建议确实很可以!

    铜是一种必不可少,从货币到冶炼,各方面使用量极大的战略物资。

    但偏偏国内铜矿产量相对于大明的海量需求,又实在偏少,导致铜料一直紧缺。

    在另一个历史时空,即使到了大清时候也没彻底解决这种供需矛盾。

    用这样一种大明确实紧缺,又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当政策突破口,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要说为了银子,就很不体面;但如果说是为了铜料开个政策口子,那听起来就体面多了。

    秦中堂给齐知县点了个赞,又问道:“你又为何会去思考这些的?”

    当今主流读书人不会去刻意关注海外贸易的事情,更不会对政策口子问题进行思考。

    齐知县恭敬的答道:“去年听说中堂将四夷馆改为夷务衙门并亲自掌管,就预料中堂必将对海事有所动作了。

    然后就开始尽力搜集这方面书籍和消息,并寻找出过海的人细细访问,期待对海事学有所成后,能为中堂效力。”

    秦德威转头对目瞪口呆的徐世安说:“你看看,什么叫能跟上我的脚步?我说你几句,你还不服气,如今可知厉害?”

    徐世安叫道:“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