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一十七章 都在改变着 (第5/8页)
者像现如今的嘉靖皇帝这样状况,当权太监反而就不如大臣说话响亮了。 一是因为在这样极端敏感时候,本身就在宫中活动的太监天然具有“原罪”。 你是不是想趁机弄死太子?你是不是想趁机弄死皇帝?你是不是想狸猫换太子?你是不是想另立新君? 掌权太监的任何一个举止都可能有巨大的嫌疑,都有可能会被外面人猜疑,甚至有可能会被全天下人群起而攻。 就像秦中堂刚才说的“你是不是想当王振”,一句话就能噎死人,舆论是掌握在读书人手里的。 连出身清流华选、仕途极正的秦中堂都为了避嫌,不敢推举同乡方皇后摄政,何况是太监。 二是太监的权力完全来自于皇帝,皇帝都“没了”,太监拿什么去钳制大臣?大臣又凭什么还要忍你们太监? 所以大明那些极度嚣张的太监势力,往往在换皇帝时,很容易就被清算。 而那些事业长久的几朝元老大太监,所具有的共性基本都是低调、温和、大度,才能一直不倒善终结局。 秦太监突然急着认儿子,并不是降智,未尝没有自保的原因。 一场突如其来的宫变,就这样改变了很多人。 严嵩环视四周,一锤定音道:“国不可无主,事不宜迟!如果没有异议,我等现在就去东宫,请太子监国,再去慈庆宫,请太后出面主持大局!” 文臣、武勋、国戚、太监都在场,足以代表整个庙堂和天下人了。 忽然又小太监跑过来,对众人道:“方娘娘在偏殿召见入直无逸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