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_第八百六十六章 开海与禁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六章 开海与禁海 (第8/9页)

唐伯虎、祝枝山那么狂狷,但也是有清高架子的。

    比如***显宦座船路过苏州停靠时,哪怕是宰辅级别人物文老先生也不会上船去参拜。

    可能唯独秦中堂是个例外,听说秦中堂的座船停靠在附近,文征明就生无可恋的上了船。

    没法子,文征明在不知道主考官是谁的前提下,报名参加了嘉靖十六年南直隶乡试,然后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那一科,十九岁的主考官秦中堂录取了六十八岁的文征明,结束了文征明九次乡试不中的黑历史。

    从那以后,可能出于感恩心理,文老先生就再也不肯见秦中堂了。

    按照士林规矩,秦中堂就是文征明的座师,如今座师都路过家门口了,学生怎能不上船参拜?

    师生阔别多年,叙过话后,就依依不舍的分别。学生继续去隐居,老师继续南下。

    如此一路再无话,在嘉靖二十年七月初,秦中堂抵达大运河的终点杭州城。

    按照秦中堂最本心的想法,是直接去宁波,驻地也设在宁波。更便于直接指挥,同时也可以摆脱杭州各官僚衙门的掣肘。

    但是出于种种考虑,还是先来杭州城,至少要在杭州城进驻一段时间。

    第一,杭州毕竟是浙江省会,很是事情也绕不开杭州,作为总揽全局的督抚,不可能不在杭州露露脸。

    第二,秦中堂作为大明第一个浙江巡抚、第一个东南总督,本身就万众瞩目。在还没有详细计划的时候,上来直扑宁波府,未免太鲁莽了,甚至会有打草惊蛇的嫌疑。

    第三,从各方面安全性考虑,还是等标营亲兵全部到齐,尤其是辽东精锐亲信抵达后,再去宁波比较稳妥。

    杭州城北门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