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三章 又是一个春天 (第7/7页)
三年,人生能有几个三年?” 秦德威连忙道:“詹大人言重了,您正值春秋盛年,来日方长,还有的是机会!” 面对来讨官债的,秦德威好说歹说,又使尽浑身解数,才将人送走。 秦中堂的日常就是这样朴实无华,经常要给别人指点迷津,又经常要给别人办事或者不办事。 又到次日,忽然接到通州奏报,日本国使团已经沿着运河抵达通州! 秦德威便感慨道,协理夷务大臣这个差遣的第一件正经差事终于来了! 或许有人奇怪,秦德威在两京之间来回的时候,单程往往就是个把月的时间。 而这日本国使团去年从宁波府到杭州,再从杭州上运河,至今才抵达京师,路程时间为何长达大半年? 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沿途游历和做点买卖,导致使团每到一处都要停留。 二是迎送使团在沿途官府事务里,优先度太低,大明官府眼里没有外交,只有蛮夷藩属。 比如各地官府拨发船只、差役,使团往往等待时间比较长,行程自然也就慢了。 综合种种原因,导致日本国使团直到今日,才抵达了京师。 随即秦德威来到了协理夷务衙门日本馆,有属员请示道:“将倭人安置在会同南馆还是北馆。” 秦德威毫不犹豫地答道:“安置在北馆便可!南馆临近各部院,不可以让倭人靠近!” 其余属员依次禀报安排事项:“倭人使团至后,按例先奏请皇上接见赐宴,准与不准自有皇上圣裁。 在此之前,还要烦请秦中堂代表朝廷先出面抚慰使团,以宣示天朝鼓励蛮夷向化之意。” “可以,我先见见!”秦德威点头同意了。随轻风去的大明小学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