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四章 翰林该做的事 (第2/6页)
觉得儿子有时真不可理喻,总与秦德威较什么劲? 直接吩咐说:“我不想听你觉得!你现在必须忍耐!” 严世蕃还是有点桀骜不服:“父亲您不在京师,我要忍耐,父亲你回京师做尚书,我还要忍耐,那您不是白回京师了吗!” 但瞥见父亲脸色要动怒,严世蕃又转移话题说:“廷推结果要上奏,皇上会不会否了?” 严嵩很肯定的说:“不会!第一,为人君者,平白无故时,没必要多此一举。 第二,秦德威先前奏请皇上独断,皇上没听从,这会更不会言而无信的反悔了。” 严世蕃像是抓住了什么要害,连忙说:“那岂不是说明,秦德威先给皇上下了套,套住了皇上不能再改悔?” 严嵩忍不住拍案道:“就这事同样也可以解释为,秦德威此人恭谨事上,先请示过皇上,得知皇上不想独断,然后才敢上蹿下跳! 所以我再说一次,让你不要胡乱打这些主意!你还是回国子监安稳读书去!” 确实也如严嵩所推断的,这份廷推结果摆在嘉靖皇帝面前的时候,嘉靖皇帝虽然看了好几遍,但真没有推翻的心思。 霍韬这个十几年的老战友当不当吏部尚书,对嘉靖皇帝来说其实无所谓,影响不到嘉靖皇帝的威权。 难道许赞当吏部尚书,就敢不听皇帝的了?许赞资格很老,资历比夏言足足多二十年,又是北方人,可以用的。 但嘉靖皇帝透过廷推名单看到的是,霍韬居然连个吏部尚书的提名都没争到。 这说明什么?昔日功臣霍韬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了,或者说渐渐过气了,用处只怕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